wwyy0077
发表于 2019-12-7 23:09:32
小阿姨今天开始服用阿法替尼了,我让我哥密切观察她的情况,包括有没有副作用
等等,希望能起效,这样的话就暂时不用再继续上化疗联合单抗了,虽然前面证实
该疗法起效了,但是毕竟对身体的副作用还是相对较大,而且费用也很高,对于家
庭的经济压力太大了。。。希望吧,有时候真的需要有点希望,就像黑夜中的烛光
,微弱但是给人力量和勇气。
wwyy0077
发表于 2019-12-8 23:32:04
最近看到个有些神奇的抗生素,或者说消炎药,在发布招募信息,诺华制药的
ACZ885(药品名canakinumab,卡那奴单抗)已经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了(代号为
CANOPY-1)。试验在全球招募600多人,目前在中国有多个中心正在入组非小细胞
肺癌晚期一线患者(信息来自CFDA“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公示平台”)。
这个研究
是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,试验设计看起来让人眼前一亮:
对照组:K药+化疗+
安慰剂
试验组:K药+化疗+ ACZ885
(待续)
wwyy0077
发表于 2019-12-9 23:24:31
看到这个设计,看起来诺华对ACZ885真有信心。
大家经常以为临床试验对照组就是纯粹安慰剂,其实并不是。对于癌症治疗而言,通常的对照组,就是使用当前的标准疗法。而这次研究的对照组,居然是“K药+化疗+安慰剂”!
大家可能知道,K药+化疗在临床研究中效果很不错,是现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主流选择之一。目前免疫药物治疗肺癌在中国并没有进医保,所以K药+化疗的组合疗法虽然是个好选择,但是价格因素仍然需要考量。而这次临床试验对照组就是“K药+化疗+安慰剂”,即使被随机到对照组,也可以获得免费赠药的机会。这本身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之一。
wwyy0077
发表于 2019-12-10 21:53:00
同时,这个设计也看出药厂很有信心,或者说野心。
K药+化疗的临床试验显示,这个组合能大幅提高一部分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期。因此,想要战胜这个对照组,非常不容易,投入很大,风险很高。当然,如果真的成功了,市场将很大,对患者是好消息,对药厂更是重大利好。
信心归信心,试验还得慢慢做,最终结果如何,我们拭目以待。(待续)
wwyy0077
发表于 2019-12-11 23:48:54
说了这么多,ACZ885到底是个啥药?药厂为什么愿意冒这么大风险?
纵观科学史,很多的重大突破,其实都是意外发现的。比如青霉素,就是因为做完实验忘记洗盘子搞出来的。做试验的人都知道,做好科研不仅需要智慧,还需要运气。
简单地说,ACZ885是一种新型的“消炎药”。它是针对IL-1?蛋白的靶向药物,本来是被开发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。IL-1?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免疫系统的蛋白,活性过高的话,可能导致各种心血管问题,比如动脉硬化。所以科学家开发了ACZ885来阻断IL-1?活性,抑制炎症发生,希望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状况。(待续)
wwyy0077
发表于 2019-12-12 23:35:52
小阿姨服用阿法替尼盲试的第三天,口中出现了溃疡的现象,体感目前没有特别的
变化,胃口也还行,我在忐忑中过了这三天,只期望能有效,虽然知道按照临床数
据,只有20%不到的几率会有响应,但是阿法毕竟是对肺鳞癌有效率最高的靶向药
了。。。我会再持续观察的,看看一周后她的体感。
wwyy0077
发表于 2019-12-13 23:19:42
(接着说ACZ885)
为了验证它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,诺华下了血本,在III期临床试验中招募了超过10000名患者!成为公司研发史上规模最大,持续时间最久,花费最高的临床试验之一。
试验算是成功了,因为与对照组相比,使用ACZ885的患者心脏病发作风险下降了24%,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了10%。但真正让研究者大跌眼镜的,是在统计数据的时候,意外发现它居然有个“副作用”:大幅降低肺癌死亡风险!
使用ACZ885的患者,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大幅下降。整体而言,使用新药的人,肺癌死亡率下降了高达77%!?这么多年来,还没有见过如此有效的肺癌预防药物。科学家都惊了,难道这个消炎药居然真能防癌?!
石头w
发表于 2019-12-14 11:00:55
科学家快研究研究
wwyy0077
发表于 2019-12-14 23:48:19
石头w 发表于 2019-12-14 11:00
科学家快研究研究
我也期待有更有效更低副作用的药面世
wwyy0077
发表于 2019-12-14 23:48:59
早期的临床数据中,还有两个细节值得一提:
ACZ885本身的安全性是可控的。使用新药后出现副作用,尤其是严重副作用的患者比例与使用安慰剂的没有显著差别。作为一个心血管药物,本身对副作用的要求就要比抗癌药高很多。
看起来用药越多,效果越好。使用低剂量ACZ885的患者,肺癌发病率下降了39%,而高剂量,下降了67%!这是个好现象,因为如果什么剂量效果都一样,就非常怀疑到底是不是这个药在起作用了。
所以无论安全性,还是有效性,看起来都很有希望。(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