累计签到:5 天
连续签到:3 天
[LV.2]与爱新人
再加上一些论文内容给你参考:
3.1. 克唑替尼
克唑替尼(Crizotinib)是多靶点药物,其作用于ALK、ROS1、MET等[23]。目前其获批的适应证是ALK和ROS-1基因重排的NSCLC。克唑替尼作为Ⅰa型MET-TKI能够抑制c-MET的自身磷酸化,从而抑制下游信号通路、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[24]。2020年最新版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(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, NCCN)指南(Version 3.2020)推荐克唑替尼可以用于MET基因扩增和MET 14外显子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,这是目前NCCN指南中推荐的唯一一个MET-TKI。这一推荐是基于临床试验的结果,例如在PROFILE-1001研究中招募了21例初治或者化疗后耐药的MET 14外显子突变的NSCLC患者,其中18例在初步报告时可评估疗效,在中位随访时间相对较短的5.3个月内,客观缓解率(objective response rate, ORR)达到44%[25]。最新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报道对PROFILE-1001进行了扩展,在69例MET外显子14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评估克唑替尼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。在65例可评估反应的患者中,ORR为32%(95%CI: 21%-45%)[26]。因此,克唑替尼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也获得治疗MET基因突变的适应证。克唑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视觉异常、消化道反应、肝功能异常、QT间期延长和心动过缓等。
3.2. 卡博替尼
卡博替尼(Cabozantinib)是Ⅱ型口服MET-TKI,具有多靶点作用,包括MET、VEGFR2、KIT、RET和AXL。虽然卡博替尼已经上市,但其适应证是甲状腺髓样癌。初步研究结果[27]显示卡博替尼对NSCLC可能也有一定疗效。例如Paik等[28]报道1例晚期NSCLC患者同时存在MET 14外显子突变和MET扩增,应用卡博替尼治疗后肿瘤完全缓解。目前针对MET基因突变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。卡博替尼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、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,转氨酶升高,手足综合征,心脏毒性和高血压等。
3.3. 沃利替尼
沃利替尼(Savolitinib, Volitinib)是Ⅰb型口服MET-TKI,由我国和记黄埔公司和阿斯利康公司合作研发。临床前研究显示沃利替尼可抑制c-MET磷酸化和下游信号传导,对于多种异种移植模型具有抗肿瘤活性,也包括EGFR和KRAS野生型的NSCLC。目前该药物已完成“评价沃利替尼治疗MET外显子14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肉瘤样癌和其他NSCLC患者的有效性、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多中心、开放Ⅱ期的临床研究”入组。中期结果显示ORR高达51.6%(16/31),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大部分为1级-2级,包括:恶心、呕吐、外周组织水肿和肝功能异常[29]。目前沃利替尼正在进行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申请。因此,沃利替尼可能成为在中国获批的第一款针对MET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。
3.4. Tepotinib
Tepotinib是Ⅰb型口服MET-TKI,2020年3月在日本获批上市,用于治疗不可切除、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晚期或复发性NSCLC患者。这是全球首个针对c-Met单一靶点的靶向药。其实在临床前的研究中,Tepotinib在多种肿瘤模型中都观察到抗肿瘤活性,无论MET激活是否依赖于HGF[30]。Tepotinib的Ⅰ期临床试验是在包括肺癌在内的实体肿瘤中进行的,着重评价具有MET扩增或者高表达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[31]。而Tepotinib的获批是基于一项单臂、Ⅱ期VISION研究结果。该研究共纳入99例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NSCLC患者,接受Tepotinib治疗后的ORR达到42.4%,并且Tepotinib耐受性良好,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周围水肿(53.8%)、恶心(23.8%)和腹泻(20.8%)[32]。
3.5. Capmatinib
Capmatinib是Ⅰb型口服MET-TKI。Capmatinib的Ⅱ期临床试验(GEOMETRY mono-1)是评估用于治疗携带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转移性NSCLC,包括初治患者和先前接受过治疗的患者,目前入组已结束。共97例患者入组,在初治患者中总ORR为67.9%,疾病控制率(disease control rate, DCR)为96.4%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.69个月。在经治患者中ORR为40.6%,DCR为78.3%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.42个月。受试者中约有一半的脑转移患者对Capmatinib应答(54%, 7/13)[33, 34]。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周围性水肿、恶心、肌酐升高和呕吐等。该药也已进入药品审批程序,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上市。
3.6. Glesatinib
Glesatinib是Ⅱ型口服MET-TKI,作用靶点包括MET、VEGFR、RON和TIE-2。Ⅰ期临床试验[35]显示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一定的有效性。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,入组MET扩增和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。
3.7. Merestinib
Merestinib是Ⅱ型口服MET-TKI,作用靶点包括MET、TIE-1、AXL、ROS1、DDR1/2、FLT3、MERTK、RON和MKNK1/2。临床前期研究[36]显示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治疗活性。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,入组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。
4. 作用于HGF/MET信号通路的其他药物
除了针对MET 14外显子突变,还有一些药物作用于HGF/MET信号通路的其他靶点。例如:抗HGF单克隆抗体(Rilotumumab, Ficlatuzumab)、抗c-Met单克隆抗体(Onartuzumab, HLX55, SHR-A1403)。这些药物都在进行临床研究中,目前尚无一种成熟药物上市。这些药物的研究多用于与MET-TKI联合,从而抑制或者逆转MET-TKI的耐药现象。另外,MET-TKI也可以与其他靶向药联合,主要作用也是抑制或者逆转耐药。例如最新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上的研究[37]显示,携带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,在接受EGFR-TKI治疗后出现耐药并伴有MET基因扩增时,联合应用沃利替尼和奥希替尼具有较好的疗效。因此这种联合治疗模式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[38]。
Go to:
5. 小结
MET基因是NSCLC的一种重要肿瘤驱动基因,与EGFR、ALK和ROS-1等存在互斥现象[13]。MET-TKI是治疗NSCLC患者中具有MET基因突变人群的有效药物。从已上市药物Tepotinib和即将上市的药物沃利替尼、Capmatinib的临床试验结果看,针对MET 14外显子的跳跃突变的单药有效率较高,ORR均达到40%以上,并且安全性较好,必将成为未来的治疗希望。但是MET-TKI的耐药不可避免,因此下一步需要加强对于MET-TKI耐药机制的研究。另外,HGF/ME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也可能具有治疗潜力,对于抑制和逆转耐药发挥重要作用。总之,在肺癌的精准治疗时代,分子检测和靶向药物必将为MET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长期生存机会。 |
|
|
|